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 擺脫有毒工作思維,重啟生活與事業高峰的改變之書

· 樂金文化(方言)
Ebook
3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拚死拚活工作,回家卻得不到好臉色?

別人都在加班,自己更不該準時下班?

改寫人生劇本的雙贏導師提醒,別只贏了事業,卻輸掉人生,

高效幸福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才是你該選擇的!


全球權威領導學專家約翰.麥斯威爾、美國最搶手的商業導師派屈克.蘭奇歐尼一致好評推薦

加碼提供線上版「雙贏練習簿」,邊閱讀邊實戰,就已先贏一半


「科技強人伊隆.馬斯克的工作量,一週至少80到100小時。」

「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每週在公司度過50至60小時。」


看到這些成功人士都如此努力,僅是一般人的你我似乎更該賣命,

想著社會如此競爭,暫且犧牲健康、人際關係和個人幸福只是小事,

於是,有太多人就錯把工作當人生,出現下面這些狀況:

‧   和家人聚會,還在回覆客戶的訊息和郵件。

‧   想休息不敢請特休,總是擔心工作做不完。

‧   決定這次忙完要好好休息,卻又開始下個工作週期。


STOP!你以為的努力奮鬥,其實只是在慢性自殺,

本書要告訴你,過勞的成功,只是贏在職場的生活輸家,

這不只陷入了過勞崇拜的迷思,更可能毀了大好人生。


※別否認!討厭工作的你也可能「過勞崇拜」

先回頭想想,人為什麼要工作?

除了基本養家餬口的生理需求,其實還有「被需要」的心理需求。

為了達到這些需求,我們需要工作,甚至超時工作。

經驗和研究都告訴我們,超時工作的原因有很多,

從整體來看,除了關乎工作的本質,現代科技也讓超時工作成為常態,

就個人來說,超時工作讓我們避免被淘汰,更讓我們覺得自己無可取代。


請捫心自問,是不是曾經有這些想法或經驗:

‧   這個項目只有我一人負責,沒有我不行→帶來個人成長與認同。

‧   在社群媒體上抱怨加班,卻是「假謙虛,真炫耀」→是身分地位和價值的標誌。

‧   工作還有薪水拿,比起沒完沒了的家務好得多→成就很明確。

‧   再加油一下,這個月的業績就能比上個還要好→對自己有超高期待。

也因此,再怎麼抱怨工作、唾棄加班,其實每個人都可能「過勞崇拜」!


※五項練習!請勇敢和崇尚過勞的自己說再見

成功的感覺雖好,但一不留心就會引發種種危機,最後不只成效變差,甚至傷害身心。本書的兩位作者──海亞特父女檔,就是在付出了慘痛代價後,才發現了這點,及時止損,不只改寫了自己的人生劇本,也成為許多企業領導者的導師。


為達工作與生活的兩全其美,他們列出了五項原則與五個搭配的練習方法,從組織科學和心理學的學術研究出發,透過實際案例,為讀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來取得雙贏,更分別提醒個人和管理者,在設定自己的雙贏目標時,應該要怎麼做。


‧   原則一:生活有很多重心,工作只是其一

→請這樣練習:將「贏」定義為「把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完成」,並列出對自己的人生來說不可妥協重要且需要的各種事項。


‧   原則二:有限制更自由,產能創意都提升

→請這樣練習:安排你一天的時間,並將前一項練習中的重要事項分為「有成就的事」、「沒有成就的事」與「休息」,並盡量不讓「有成就的事」的時間大於其他兩者。


‧   原則三:工作與生活具有動態平衡

→請這樣練習:安排過一天的短期安排後,進展到一週行事曆的排程,請盡量為每個時段都排定活動,才能避免工作時段無限擴張,但須注意仍要保持彈性。


‧   原則四:不事生產其實充滿威力

→請這樣練習:在做好各種準備與安排後,為了讓緊繃的身心放鬆,請你留一些空白時段,可以是拿來進行興趣的培養,或只是無所事事的放空。這不只可以充電,甚至還能提升工作成效。


‧   原則五:高成效靠「睡眠休息」立基

→請這樣練習:人不能不睡覺,這是最基本的生理運作。為了達成更有成效的睡眠,請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和習慣。


把人生過成想要的樣子並不困難,請先停止「把工作帶回家」的壞習慣,接著掌握5原則、擺脫過勞崇拜,就能提升工作技能、用更少時間創造持續的成功。


成就自我不必超載求生,好好生活也能成功晉升,小孩子才做選擇,成熟大人的你可以既為職場贏家又是生活勝利組!


本書特色


搭配書中五項雙贏原則和練習,提供「雙贏練習簿」下載,同步閱讀與實踐,效率更加倍。


雙贏推薦


Jin|「職場支援 Career Surppoer」站長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抹布 Moboo|「科技工作講」主持人

慢活夫妻 George & Dewi|暢銷書《慢富》作者


「難得一見的好書,不只發人深省,更實用無比!麥可和梅根在書中分享的睿智見解,是其身為美國深受信賴的專業企業教練,多年經驗所衍生的副產物。我非常推薦本書!」──克里斯・麥切斯尼(Chris McChesney),暢銷書《執行力的修練》(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作者、富蘭克林柯維顧問公司(FranklinCovey)執行長


「事業成功不等於要犧牲圓滿生活,美好生活也不一定要犧牲事業。在這本動人的書中,麥可和梅根分享了他們的策略,讓成功人士全心投入家庭與所屬社群,神奇的事就會發生。大力推薦本書給所有想在生活各層面都贏的漂亮的人。」──蘿拉・范德康(Laura Vanderkam),《要忙,就忙得有意義》(Off the Clock)作者


「這本書藏滿實用又啟發人心的想法與工具,即使是最忙碌的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獲益,將工作和生活的緊張壓力轉化為真正的雙贏。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約翰麥斯威爾公司(The Maxwell Leadership Enterprise)創辦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疲於應付個人生活與職場對時間和精力的索求。麥可.海亞特和梅根.海亞特.米勒證明了,個人生活與職場並不是零和遊戲,只要遵循他們清楚實際的原則,你就可以兩者兼得。」──約翰・湯森(John Townsend),《紐約時報》暢銷書《過猶不及》(Boundaires)合著者


「妙趣橫生、真知灼見,這是一本指引,教你如何從焦頭爛額變成一手掌握全局,你的團隊會感激你,家人也會感謝你。」──艾蜜莉・芭絲苔(Emily Balcetis),紐約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決勝視角》(Clearer, Closer, Better)作者


「麥可.海亞特和梅根.海亞特.米勒協助過上千人,拆除阻擋他們找尋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屏障。而現在,他們將自身經驗都濃縮在這本易上手、內容豐富又非常實用的書裡。」──方洙正(Alex Soojung-Kim Pang),放鬆公司(Restful Company)創辦人、《用心休息》(Rest)與《如何縮時工作》(Shorter)作者


「閱讀《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就能翻轉你的人生。」──派屈克・蘭奇歐尼(Patrick Lencioni),圓桌集團(The Table Group)創辦人與執行長,暢銷書《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The Five Dysfunction of A Team) 與《對手偷不走的優勢》(The Advantage) 作者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麥可.海亞特(Michael Hyatt)


麥可海亞特公司(Michael Hyatt & Co.)的創辦人兼董事長,該公司幫助領導者學習贏在職場也贏在生活。他曾任湯馬斯尼爾森(Thomas Nelson,全美第七大出版社)出版社的董事長兼執行長,開創幫助讀者專注於自己人生重要事物的「完全專注行事曆」(Full Focus Planner),更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包括:《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最棒的一年》、《把想要的人生找回來》。欲知更多資訊請上MichaelHyatt.com網站查詢。


梅根.海亞特.米勒(Megan Hyatt Miller)


麥可.海亞特的女兒。她是麥可海亞特公司的執行長,也是 Apple 前一百名播客節目「領導力贏家」(Lead to Win)的聯合主持人。做為形塑傑出公司文化的操盤手,她致力於幫助公司團隊在工作中取勝、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同時也為客戶帶來非凡的成果。在她的領導下,該公司被《公司》(Inc.)雜誌評選為2020年全美頂尖企業員工投入工作程度評比的最佳職場之一。


譯者簡介

鍾榕芳


自由譯者。翻譯期間正逢碩士論文與接案工作夾擊,此書是一記醒鐘,提醒好好生活之必需。


譯作賜教:banyanchung@gmail.com。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