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12個幫助孩子發展歸屬、信心、貢獻的教育現場故事

· 綠蠹魚YLR Book 131 · 遠流出版
Ebook
27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給所有老師、家長與孩子的勇氣之書。

老師們,我們給你突破挫折的力量與技巧;

家長們,我們看見你的孩子的沮喪與渴求。

 

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李崇建(親子作家)

許芯瑋(DFC 臺灣發起人)

曾文志(「阿德勒諮商、正向心理與復原力、認真玩」實驗室主持人)

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張麗慧(財團法人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彭菊仙(親子作家)

溫美玉(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楊瑞珠(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顏美雯(花蓮縣KIST三民國小教師)

◎ 真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本書中的故事,每位老師都充分展現阿德勒學說中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社會情懷。──曾端真(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這十二位老師為孩子所做的一切,讓人感動。──李佳燕(家庭醫師、「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


透過十二篇動人、真摯的真實故事,除了欽佩這些老師,更不斷提醒自己要練習看透孩子表象讓我們抓狂的行為。──許芯瑋(DFC 臺灣發起人)


阿德勒說:「老師是孩子的遲來父母。」在老師們愛與引導之下看到孩子學習蛻變與成長,希望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的拋磚引玉,讓更多老師和家長重視與學習如何與孩子共處,讓台灣的善與美長存。──張麗慧(財團法人MOXA心源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想讓自己成為孩子心靈成長的工程師,阿德勒絕對是你該追隨的導師及典範。──溫美玉(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教師)


書中充滿希望的曙光,就在教育愛中蔓延開來。──顏美雯(花蓮縣KIST三民國小教師)

 

誕生在某個家庭的孩子,帶著外顯的頭痛行為來到學校,遇見老師「你」。

孩子渴望老師能穿透他的外顯行為,看見他心中的渴求。

孩子憤怒,因為他不被了解;孩子灰心,因為覺得自己對團體沒有貢獻。

每個孩子都有能力,只是有的被用錯了地方,他們需要被引導、需要轉向。

 

本書作者群是熱愛輔導工作的教師,也是認同阿德勒學派理念的教學現場工作者。他們跟所有老師一樣,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備感挫折與煩惱,但他們同時感到心疼,心疼受困的孩子們,並且想方設法,幫助孩子得到關懷得到愛,進而可以幫助孩子愛自己、愛別人,長出能力,看到自己的價值,對群體有貢獻。

 

透過12個在教育現場真實發生的故事,我們看到老師們面對這些「傷心」的孩子時,用愛與引導,一步步引領著孩子走出困境,他們是甚麼樣的孩子呢?

 

.身陷看不見光的原生家庭中,看不到未來人生的孩子。

.一溜煙逃出學校讓老師追著跑,寫字只會畫圈圈的孩子。

.全身長著堅硬的刺,內心疲累又脆弱的孩子。

.慣於偷竊,與他人起衝突,一失控連老師都攻擊的孩子。

.在原生家庭中被輕視,在學校中罵髒話、破壞公物的孩子。

.自閉症,放棄學習,失去生命動力的孩子。

.不斷挑戰老師,甚至喝斥老師閉上嘴的噴火龍孩子。

.眼神和肢體散發著不安與戒備,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孩子。

.自我中心,不懂同理他人的孩子。

.在上課中刻意搗亂、發出聲音的孩子。

.一被碰觸到身體就攻擊對方,情緒管理能力不佳的孩子。

.從原生家庭中得不到關愛,在網咖之間流連的孩子。

 

不管是老師還是身為家長的你,是否也曾經或正在面對著這樣的孩子?本書運用「我訊息」、「同理」、「精心時刻」、「團體討論」、「鼓勵」……等技巧,期待能帶給你面對課題時溫和而堅定的勇氣,陪伴孩子成長,幫助孩子培養社會情懷,雙手握滿信心。 

About the author


✽ 本書主編 


吳毓瑩WYY,工作時WIN WIN雙贏,玩耍時YY歪歪。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心諮系碩士班創班主任,教育實踐與研究(TSSCI)創刊主編。U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諮商人資碩士,同校測量評鑑博士。喜歡探究實踐智慧、相信生命乃在貢獻中成就、服氣問題源自關係、建構水土土的生涯。三個孩子的媽,很多學生的老師,老公的老婆,自己的我。從身旁夥伴的實踐中認識阿得樂,是人生一大幸福。阿德勒心理學就在周遭,閱讀阿得樂,仿若有知音相伴,只能說,「阿~~我得到快樂了!」(借用一下曉玲老師女兒的讚嘆。) 


吳淑禎,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班,具有諮商心理師執照。專長領域為:生涯諮商、職涯課程與活動方案設計、學習輔導、師資培育。自大學時期即熱愛阿德勒心理學,碩士論文與博士論文皆以阿德勒的重要概念,例如早期記憶、社會興趣、以及生活方式等作為研究主題。在實務上,除了將阿德勒心理學的理念,運用在自己的家庭互動與關係經營,並長期投入師資生、教師及家長等之輔導研習與技巧訓練。

 

本書教師群


張燕婷蘇幼良.郭慧萱.陳書悉.陳俞芳.吳淑妤.王麗淑.陳凱莉.蘇玉梅.蔡艾倫.張慧豐.王震宇。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