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的世界

· 商周出版
4.8
6 reviews
Ebook
121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考試院院長 黃榮村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生命教育碩士班教授 陳錫琦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曾煥棠

台灣瀕死經驗研究中心負責人 趙翠慧   專文推薦

-------------------------------------------


本書徹底改變全世界人們對於死亡的理解,掀起探索生命的熱潮

為「死後還有生命」的古老傳說提供有力的印證

創下全球銷售超過一千三百多萬冊的驚人紀錄


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經驗的智慧書。「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一詞於美國最早在一九七五年提出,提出者正是擁有哲學和醫學雙博士的雷蒙‧穆迪。穆迪博士的書剛出版時,醫界的科學家們冷嘲熱諷說瀕死經驗不過是幻覺。而現在,科學已經站在穆迪醫師這一邊。


在本書中,穆迪博士表示,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原本不相信人死後仍有意識的穆迪,在就讀哲學研究所時,第一次聽到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喬治‧里奇訴說自己不尋常的瀕死體驗:里奇在1943年曾死亡約九分鐘,這期間他看到軍醫為自己急救、遇到光體、經歷如蒙太奇電影般交疊閃映的人生回顧,並感到無比的自在。後來他經心臟注入腎上腺素而甦醒。他的故事在穆迪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後穆迪至北卡羅萊納州一所大學任教,某天講授柏拉圖的「靈魂不朽」,一位學生聽完課後表示,自己的祖母曾在手術中「死去」,後來她訴說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經驗。穆迪發現這位女士的經歷幾乎和里奇醫生如出一轍,讓他不得不正視這個現象的存在。於是他積極在學生和親友間蒐集案例,並驚訝地發現,不論體驗者瀕臨死亡的原因及症狀如何,也不論社會地位、學歷、宗教、性別,大家的體驗竟有著共同類型。他收集研究一百五十個案例,歸納出死亡經驗的十五個共同元素:靈魂出體、經過漆黑的隧道、遇見已故的親人或嚮導、快速回顧整個人生過程、有耀眼的光芒在隧道盡頭召喚等。


經典授權版《死後的世界》,擴增內容:

☆原文內容重新編排,完整翻譯呈現

☆新增後記篇章〈二十一世紀的瀕死經驗〉

☆美國權威醫師麥爾文‧摩斯專文推介

☆國內知名學者推薦導讀,提供大眾切入角度


好評推薦

◎穆迪的研究開啟了「一整個新的世界」。

――布魯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它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Melvin Morse, M.D.),華盛頓大學兒科教授

◎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神祕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考試院院長 黃榮村

◎透過本書,我們得以一窺死亡的一些樣貌,或許能稍稍減輕內心中最深層的死亡恐懼。

――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生命教育碩士班教授 陳錫琦

◎作者嘗試以融合科學和哲學的觀點來闡述死後的世界。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曾煥棠

◎穆迪博士解除了人們對「死後世界」未知的恐懼,他提供了療癒喪親之痛的良方……

――台灣瀕死經驗研究中心負責人趙翠慧

Ratings and reviews

4.8
6 reviews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