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斷頭台

· 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1 review
Ebook
6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Albert Camus Réflexions sur la guillotine

【奪朱】社會政治批判叢書 04

「我對父親的事情所知不多,其中一件就是:這是他生平第一次想去看處決。他天還沒亮就起床,前往本市另一頭的刑場,此時刑場周圍已擠滿人潮。他從不曾告訴別人,他那天早上看見了些什麼。我母親只說,父親飛奔回家時,神色慌亂、也不答話,就在床上躺了下來;不一會兒,就翻過身,嘔吐了起來。他剛發現了,在漂亮的說辭底下,被掩蓋的那關於死刑的真相。這時他還能想到的,已不是那些遇害的孩童,反而只剩那具剛被人扔上斷頭台斬斷脖子的、仍在抽慉的屍首…」

卡繆是記者、作家、哲學家、諾貝爾獎得主…他更是一名鬥士,在其過短的一生中為理念而奮戰不懈,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共知識分子。他於1957年發表的 « 思索斷頭台»已經是一篇經典:除了闡明死刑不是有效抑制犯罪的方法,並且比傳統社會的以牙還牙還要殘酷野蠻,尤有甚者,死刑還可能是讓國家、或者讓國家的掌權者將因其怠惰失職而養成的罪犯「毀屍滅跡」的手段。如果國家的暴力,託詞於一些理論與現實上都不能成立的理由,只是為了保護權位而殺戮,那麼民主,就必須是要對抗這樣的國家!



作者

阿爾貝.卡繆 Albert Camus

1913年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Constantine省Mondovi鎮,家中次男。一歲喪父,隨文盲母親至阿爾及爾投靠外婆。1936年,自阿爾及爾大學哲學系畢業,加入共產黨,兩年後退黨。

1938年,在阿爾及爾共和報擔任記者,開始報導文學寫作。1940年前往法國內地,成為巴黎晚報記者,後隨報社遷至里昂。1942年,出版小說《異鄉人》與隨筆《薛西佛斯神話》,加入地下抗戰組織,以筆名為組織刊物戰鬥報寫稿。1945年,於戰鬥報發表社論譴責廣島原爆,請求免除通敵作家Robert Brasillach的死刑,出版劇作《卡利古拉》。1947年出版小說《瘟疫》。1951年發表隨筆《反抗者》,表達反對革命暴力的理念。1954年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後,因其溫和統派的立場而不見容於日趨激進的統獨雙方。1956年出版小說《墮落》。1957年發表《思索斷頭台》,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1960年,搭乘編輯友人Michel Gallimard駕駛的便車,自普羅旺斯返回巴黎的途中車禍喪生,享年47歲。


譯者

石武耕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