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科學新解析:睡覺很重要,作夢更要緊!(2017增修版首度收錄重要名詞中英對照表)

· 貓頭鷹
5.0
1 review
Ebook
26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還能更美妙嗎?讓人最沉醉的,竟是我們自己製造的夢!

突破佛洛伊德《夢的解析》,透過科學實驗與分析,深入腦中探索夢的奧祕!


你常作夢嗎?根據科學家的統計,四種最常見的夢是被追趕、墜落、在學校與性。因為「夢」,讓平凡的人生增添了許多滋味,其實「夢」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無謂,也不盡如佛洛伊德所論,皆與「性壓抑」或潛意識有關。夢,其實非常科學,也非常實用。


2500年前的亞里斯多德到100年前的佛洛依德,無不試圖解開夢的奧祕。隨著醫學技術與儀器的進步,科學家不再停滯理論層次的爭論,而能真正深入腦部、檢測作夢時的反應,進一步解釋睡眠中的大腦與夢的關係。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調回溯從一九五○年代以來有關作夢的各種研究,清楚交代支持和反對佛洛伊德兩大派的實驗發現。


*「夢境是演化程度極高的腦部功能,一種特別清晰的意識形態。」——科赫(神經科學家)


腦,是宇宙已知最複雜的系統。而腦中最讓人迷網、在意、還不完全清楚運作奧祕的,無疑是「意識」,作夢是意識拼圖中最迷人的一塊碎片。「夢」是大腦的工具,也是治療心理創傷的醫師。可以反應我們內在情緒與現實壓力,讓大腦儲存或刪除記憶,強化我們生存的能力——每晚將壓抑的負面情緒排除,起床才能面對明日的太陽。所以有三分之二的夢是負面的,充滿恐懼、焦慮與緊張。睡著了,我們的身體可以充電;作夢了,我們就能繼續活下去! 


想理解人為什麼作夢以及如何作夢,深入理解比迷宮還複雜的大腦,本書是最好的指引。

人生還能有什麼更超越夢境?願你夜夜都有夢!

*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去——納蘭容若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