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無境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5.0
1 条评价
电子书
111

关于此电子书

 早在創作《悲慘世界》與《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之前,年輕的雨果發表於1829年的小說《死刑犯的最後一天》(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以純文學的方式來描繪圍繞著死刑所帶來的人性凌虐,就已使他成為法國文學界受人矚目的新銳。




作者:Victor Hugo維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國十九世紀最負盛名,最具影響力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及畫家。他的作品常以第一人稱書寫,表現內心情感、神祕與夢境,是為浪漫主義的一代宗師。其經典作品如《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1831),《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1862)……皆舉世聞名。而這些創作除了悲天憫人,也同時深刻批判當時的政治情境,是為藝術關懷社會的極致表現。雨果一生也以積極的政治參與來實踐其理念;面對19世紀法國動盪的政治現實,他曾經貴為國會議員,也曾經被迫流亡國外19年。1885年過世後,其靈柩要被迎入法國的先賢祠(Panthéon)當日,從巴黎凱旋門到拉丁區,沿路有近兩百萬民眾替這位偉人送行;史無前例!



譯者:吳坤墉

台大社會系畢業。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社會學博士預備班文憑(DEA)。中法口譯/筆譯譯者。無境文化出版【人文批判系列】總策劃。曾任「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
譯作有《倡議一個批判的政治哲學--條條道路》(Miguel Abensour著,無境文化,台北,2010),《死刑犯的最後一天》(雨果著,無境文化,台北,2016),《異鄉人-翻案調查》(卡梅·答悟得著,無境文化,台北,2019)。
2017年獲法國文化部頒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位」。2021獲得臺灣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創設的第25屆「臺法文化獎」。

评分和评价

5.0
1 条评价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