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是怎樣升起的: 毛澤東早期形象研究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0
1 review
Ebook
29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考索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揭示毛澤東研究的全新面相。

一九三六年,美國記者埃德加· 斯諾帶着兩部相機、二十四隻膠捲及中共地下組織用「隱色墨水」寫給毛澤東的介紹信,穿越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和土匪橫行的西北內陸,前往迷霧重重的「紅色中國」—陝北。外界傳言,他已命喪「共匪」之手。

三個月後,斯諾卻突然在北平現身,並據十六大本採訪筆記寫成《紅星照耀中國》一書,首次披露毛澤東的早年經歷與中共革命的真實面貌,徹底顛覆了人們的認識。

然而,在這之前,世界怎麼看待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

本書從一九三〇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視野入手,通過博搜龐大的資料並對之進行相互比較,多角度查考毛澤東早期形象錯綜複雜的形成、改變和傳播過程。同時,對斯諾歷史性的冒險之旅,以及他所留下的經典著作在中國、蘇俄和日本經歷了怎樣的沉浮變遷,提供了「深刻而又出人意料的洞見」。

---------------

石川禎浩的研究一貫以縝密周延的考察、細緻入微的文本辨析、不偏不倚的見解著稱,本書延續了這些特點…… 充滿深刻而又出人意料的洞見。在當今世界,關於毛澤東的崛起,已經越來越難找到冷靜公允的認識,而石川禎浩的研究以一種罕見的理智和公正卓然拔群,允為楷模。

─周錫瑞 (Joseph W. Esherick)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

石川禎浩教授研究中共創立時期的歷史,是第一位正確指出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間的歷史學家。讀他的作品,很有讀學術偵探小說的感覺,敘事引人入勝,常有令人稱讚的發現。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

石川教授的研究總能別出心裁、知微見著,本書的考察就頗見作者抽絲剝繭的功力。

─楊奎松,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這部劃時代的著作,是理解依然如謎題一般的中國「巨人」毛澤東的重要一步。

─《史林》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石川禎浩,1963 年生,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治中共黨史、中國近代思想史和政治史、中日交流史。代表作《中國共產黨成立史》( 2001 )先後被譯為中文( 2006 )與英文( 2012 )。另著《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裏》( 2015 )、《革命とナショナリズム(シリーズ中国近現代史第3 巻,1925–1945 )》( 2010;韓文,2013 )等書,並編有《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與文化》( 2013 )、《現代中国文化の深層構造》( 2015 )等書。

袁廣泉,1963 年生,江蘇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從事中國近代平民教育運動及中國煤礦史等領域的研究。曾譯《中國共產黨成立史》、《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裏》、《中國抗日軍事史(1937–1945)》、《孫中山與「科學的時代」》、《政論家的矜持—章士釗、張東蓀政治思想研究》等書。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