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妝容之美:一本讀懂中國女性妝容史,還原中國歷代妝容之美

·
· 好優文化
4.0
1 review
Ebook
31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超過200張絕美彩圖★
還原中國古代妝容
 
▶《如懿傳》《延禧攻略》的一耳三鉗
▶《長安十二時辰》的唐妝
▶《夢華錄》的耳飾與頭冠
▶「曬傷妝」的起源,其實是在晚唐?
 
R仿妝R漢服R角色扮演R
 
◎不只是考察資料!這一次,要還原經典妝容
 
光是看介紹古代妝容、古代服飾的歷史,已經不過癮了嗎?這一次!不但有文物、有歷史,還有把最經典、最精緻、最優美的古代妝容,還原給你看。
 
R《西京雜記》中,卓文君的「遠山眉」要怎麼修出來?
R「墮馬髻」實際上是什麼感覺?
R為什麼會有「半面妝」?古代人化妝,可以化一半?
R魏晉時的「碎妝」,可以有多美?
R為什麼戲劇裡每個清代皇后、小主都一耳三鉗,其實是搞錯了?
 
其他像是《知否》裡的人怎麼穿搭、為什麼這樣穿搭?《夢華錄》的耳飾與頭冠有什麼講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芽與《國家寶藏》服飾顧問陳詩宇,以文獻圖像為基礎,以古代文物為佐證,系統梳理中國妝容史,帶您看見中國歷代文化和審美流變,輕鬆讀懂中國妝容之美。
 
◎──等等?不只是妝容與歷史?還有古代美妝品的製作法!
 
是的,本書除了古代妝容、服裝史,與妝容的復原外,也介紹古籍當中紀錄的各種美妝品、美容聖品製作法。
 
R《天工開物》中介紹的「胡粉」
R《事林廣記》中介紹的「畫眉集香圓」
R《事林廣記》中介紹的「玉女桃花粉」
R《老佛爺用藥底簿》中介紹的「加味香肥皂」
 
不只是還原古代妝容,也同步還原古代的美妝保養品。讓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更進一步理解古代的妝容史、對歷代「美」的看法與影響,也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對仿妝有興趣的讀者,也能透過本書,進一步掌握對妝容的呈現。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x中國央視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服飾顧問,帶來潮流與古妝的相遇
 
本書的兩位作者,一位是中國央視大型文博節目《國家寶藏》中,國寶守護人的服飾顧問──陳詩宇;另一位則是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芽,為北京大學美學中心訪問學者、臺灣臺北藝術大學訪問學者,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高級研究學者,長期從事藝術史及服飾史的研究與教學。在這兩位老師的攜手合作下,團隊歷時一年多拍攝,打造出這一部獨到的中國妝容圖譜。

Ratings and reviews

4.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李芽
 
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曙光學」。公眾號「東方妝道」創辦人。曾任北京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訪問學者,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高級研究學者。長期從事藝術史及服飾史的研究與教學,並致力於對中國古方妝品與妝容復原工作的研究與推廣。
 
代表著作有:《中國古代首飾史》(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耳畔流光:中國歷代耳飾》(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脂粉春秋:中國歷代妝飾》(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中國古代妝容配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等。
 
陳詩宇
 
筆名揚眉劍舞,服飾史與工藝美術學者,策展人,影視劇服飾顧問與指導。
 
從事服飾史研究、傳統工藝美術調研出版工作多年,參與大量古代服飾造型復原專案及展覽策劃,將歷史資料還原為立體造型服飾。並於北京服裝學院攻讀服飾文化研究博士學位。擔任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等文化節目歷史與服化顧問、《清平樂》等影視服化指導。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