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我,也是不錯:即使人生不那麼閃閃發光,你也能好好愛自己

· 綠蠹魚YLR Book 220 · 遠流出版
4.0
2 reviews
Ebook
26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 美國心理學大師馬克‧利瑞(Mark Leary)特別推薦,讀者好評不斷

★ 最深入人心的心理學短篇文集,獻給所有應該善待自己的你

 

「即使人生不那麼閃閃發光,我還是很喜歡我自己。」

——踏出自我寬容的第一步,療癒自己的心

 

我們看似擁有高自尊心,卻總是在不安和無法滿足的欲望中掙扎,

一方面認為自己是個優秀且有資格被愛的人,另一方面又害怕事實並非如此。

 

乍看之下,「接受自我的缺點」似乎是顯而易見、並不稀罕的事;然而,人類對於出類拔萃的執著,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因為我們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出色的人,獨一無二的人,一旦無法滿足,自尊心就被擊碎,而讓自己的心一再受傷。

 

為什麼唯有在自己成就非凡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喜歡自己?

我們是不是,也能喜歡上原本的自己、善待原本的自己呢?

 

本書正是為了所有忘了如何善待自己的人而寫,透過66篇短文提供具體建議,告訴你如何放下自我批判的態度,轉為自我的支持者。你只需要認同原本的自己、找到愛自己的方法,就能告訴自己——「這樣的我,也是很不錯的人。」

 

■ 拋棄自尊心的神話

守護自尊心近乎是一種本能,也是沉重的負擔。我們往往為了追求高自尊,無視自己內心是否受傷。只要放下自我批判的態度,成為自我的支持者,你就能在人生這場長途賽跑中,成為自己向前邁進的隊友。 

 

■ 高估自己≠善待自己

為了獲得優越感,我們往往傾向高估自己,並在失敗時自我厭惡。當我們體會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知道就算做不到也沒關係,這樣反而更自然的時候,就是我們懂得謙虛自持,踏出自我寬容的第一步。

 

■ 不要害怕被愛

被別人所愛的恐懼,其實與被自己所愛的恐懼密切相關。換句話說,那些不能承受他人所傳達的溫暖和親切的人,也很難對自己採取溫暖的態度。只有允許對自己的關愛,才能體會到真正的愛。

 

掌握4種心態,放下過多的自我

◆ 精確的自我認知,不低估或高估自己。

◆ 不為任何人都可能擁有的缺點感到羞恥。

◆ 不為了成為看起來完美無缺的人,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 明白世界不是以我為中心運轉,沒有理由一切都因我而起。

 

書中將明確解說自我尊重、自我寬容、不自我批判等本質上截然不同的概念,並告訴你實踐的方法。這本書將帶你走一趟個人探索之旅,幫助你學會善待自己。

 

本書特色


◎ 全書由66則2~5頁的短篇組合而成,睡前、早晨及隨時隨地都可以讀的小品,能為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同的思考方向。


◎ 引用客觀的科學研究,帶領讀者認識問題,一步步分析、解決。沒有心理學基礎的大眾也能輕鬆閱讀。


各界推薦


馬克.利瑞(Mark Leary)|心理學家、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特別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專文推薦

 

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珈老師

林靜如|律師娘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嬿伊|精神科醫師、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凱特王|作家、時尚觀點自媒體

彭紹宇|專欄作家

——共感推薦

 

大多數人的人生原本就充滿挑戰和壓力,為何還要以全然不利己的方式來回應自我,讓人生更加艱困呢?本書作者朴珍英在最新心理學研究中融入自己的經驗談,為我們說明如何更有效地因應生命課題,以及如何避免製造出不必要的不幸。書中的見解也能即時幫助我們擺脫慣性負面思維,提供解決人生困境的良方。

——馬克.利瑞(Mark Leary)/心理學家、美國杜克大學教授

 

將所有屬於你的性格接受回來,你就完整了。完整的你才會有力量!

——丁寧/暢銷作家、金馬影后、瑜珈老師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放過自己?」「無論別人覺得我多棒,我總是不滿意自己的表現。」以上這些話常在診間聽到,其實有不少人在「善待自己」這個課題上似乎充滿了障礙,覺得心裡怎麼調適都很難釋懷。本書作者藉由專業的心理學與親身經驗,以精闢的分析與淺顯的論述,讓我們懂得如何去接納自己與自我肯定,一步一步地喜歡上自己。

——陳嬿伊/精神科醫師、微煦心靈診所院長

 

閱讀本書,彷彿進行一場剖析自己的療程,何以情緒低落,何以焦慮恐懼,處於人生暗潮低谷時,又該如何走回陽光下。作者朴珍英以故事包裝大道理,深入淺出心理學研究,使現代人們都能步上對自我寬容的道路。

——彭紹宇/專欄作家

Ratings and reviews

4.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作者

朴珍英(박진영)

 

韓國延世大學社會及人格心理學碩士。現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整合醫學計劃所屬研究員,進行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謙遜(humility)和正念療法(mindfulness)等研究。


她表示:「研究幸福不代表能變得幸福,學習研究自尊心,也不代表就能擁有健康的自尊心;但我瞭解到,只要學習「自我慈悲」,就能擁有幸福以及健康的自尊心。我想要與讀者們分享的,正是讓我的人生產生巨大轉變的心理學故事。」


著有《敏感動物:我們為什麼那麼在意別人的臉色?》、《一周七天玩轉心理學》、《跟不愛自己的我交談》(暫譯)等書籍,將有益於人生、有助於他人的心理學研究簡化,讓大眾更易於了解。也在《科學東亞》、《青年醫生新聞》等報章雜誌連載專欄。

 

Twitter @imaum0217


譯者

何汲

 

韓國慶熙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譯者,將翻譯視為第二人生,譯作類型涵蓋圖文漫畫、商業財經、社會人文、旅行遊記、心理勵志、企業管理、生活休閒、親子教育、食譜等主題。最新譯作:《這樣的我,也是不錯》(2020,遠流)。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