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 兩代之間激烈難解的衝突鬥爭

· 世紀文選 Book 15 · 立村文化
3.0
2 reviews
Ebook
28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俄國寫實主義大師屠格涅夫震驚世界的經典文學鉅著!
兩代之間的對立與隔閡,愛情之中的的矛盾與徬徨,
牽扯出激烈難解的衝突鬥爭……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最為人熟知的作品,一百年來不斷地被翻譯成各國語言,並廣泛流傳。屠格涅夫在當時亦是第一位享譽國際的俄國作家。

★《父與子》主題簡單、情節單純,在屠格涅夫自然不造作的妙筆下,留露出感人至深的父子親情。屠格涅夫對人性觀察亦頗為透徹,他以簡單的生活瑣事,道出了存在於父母與子女間的衝突,以及兩代之間的對立與隔閡。

★屠格涅夫不但賦予人物鮮活的個性,在文學藝術技巧上,更以精緻細微的文字將簡單的故事情節寫得引人入勝,不僅具備寫實的特色,更不忘賦予文學作品所不可或缺的美的因子,使本書在思想、內容和形式上都趨於完美。

讓一個人斷絕和有智識人士的聯繫往來,埋葬在這樣的鄉下地方五年,是何其不幸啊!那足以讓一個人變成徹頭徹尾的傻瓜。你竭力記住自己過去所學,但轉眼間,它們全成了垃圾。你還會被告知,那些有見識的人早已不再為這類瑣事煩心,而你呢!在某種程度上,也退化成一個蠢蛋。還能怎麼辦呢?顯然年輕這一代要比我們聰明多了。

親子間在思想、觀念上的衝突與對立,似乎永遠存在於不同時空與領域中。《父與子》是十九世紀俄國文學界最早觸及並揭露兩代代溝問題的作品,深刻描寫俄國具有激進主義思想的子侄輩與持有自由主義思想的父執輩之間在觀念上的強烈衝突。

是上代人落伍,還是新生代在強烈反叛情緒中,表現出深藏於心中的文化悲哀?父輩與子輩,在社會轉變時的衝突是無可避免,還是應當互相寬容?

Ratings and reviews

3.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出生於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父親是一位騎兵軍官,母親出身貴族,擁有一塊很大的領地,包括二十個村莊及五千多個農奴,因此一家人生活過得相當富裕,但是父母的感情並不好。由於母親經常對農奴施予暴虐,使屠格涅夫對農民的悲慘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此種情感常表現在他的作品中,其中尤以《獵人日記》中表達得最為直接,書中他將地主的殘暴、農奴的委屈以及種種不平等待遇娓娓道出。亞歷山大二世即位後下令廢止農奴制度,據說也受該書影響。

屠格涅夫十五歲那年進入莫斯科大學文學系就讀,但第二年即轉往彼得堡大學哲學系的語文專業領域,並開始詩歌的創作。一八四七年之後,開始嘗試散文、小說的創作,並經常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短篇小說,當時不僅受到讀者的喜愛,也引起文壇的注意。 他的作品幾乎篇篇都造成轟動,一八五二年將這些作品結集出版之後,更奠定了他在俄羅斯文壇上的地位。亞歷山大二世執政期間,也是屠格涅夫聲望如日中天的時期,不僅創作豐富,銷售也屢創佳績。屠格涅夫留下不少的佳作,其中最傑出的六部寫實小說包括《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煙》以及《處女地》。此外,還有《散文詩集》,以及短篇小說合集《獵人日記》等。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