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郎: 愛與自我的終極書寫,夏目漱石探索成長本質經典小說【青春典藏版】

· 讀書共和國╱大牌出版
5.0
1 review
Ebook
32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最懂得描繪人心的國民大作家

  閃耀百年的青春迷茫,漾漾寂映一如你曾是少年

  對孤單的恐懼,對自由的振奮,對愛情的嚮往

  Stray sheep……所有迷惘,皆是成長的必然

 

  東京。遼闊的新世界

  有電燈,有銀匙,有歡聲笑語,有冒泡的香檳杯

  還有勝過這一切的美麗女子……

 

  ★村上春樹最喜歡的日本文學作品

  「當別人問起我最喜歡的日本小說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是夏目漱石。而《三四郎》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讀這本書時,我總會想起我的大學生活,在灑落陽光的陽台下,伴隨火車呼嘯而過的匡噹聲響,帶給年輕的我無限寬闊的希望……」

 

  《三四郎》描寫一個從熊本到東京念書的青年獨自面對充滿變化的城市與生活,雖懷念單純無憂的故鄉,也崇尚被學問包圍的世界,更受神祕的美禰子吸引。漱石以高超技巧細膩描繪出少年初次感到孤獨的迷茫,不著痕跡道出青春的浪漫與苦澀。平凡的三四郎有如「迷途羔羊」,見識文明急速的繁華,與形形色色之人交往,初歷暗戀的滋味,飽嘗少年邁向獨立的徬徨……

 

  成長的本相──

  「三四郎靜靜凝望池面,只見水面映著幾棵大樹,底下更可見湛藍的晴空。

  然而過了片刻,薄雲般的寂寞卻籠罩了他的心。

  他也曾好幾次有完全遺忘世間的感覺,

  不過今天這種孤寂感還是頭一遭。」

 

  《三四郎》與《從此以後》、《門》並稱為夏目漱石前期三部曲。1908年開始在《朝日新聞》連載,被譽為漱石最出色的青春小說之一。全書充滿輕鬆與詼諧的趣味,漱石有意識的以世間極為普通的平凡人為主人公,描繪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情景,字句埋伏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無法向外人道出的孤獨,這份孤獨正是成長的本質。自連載以來,因通俗易懂的筆觸贏得大批讀者的喜愛。

 

  然而,漱石的野心不止於此,藉由三四郎視角所觸及的三個世界,面對劇烈變動的東京,他彷彿身處變動的中心,又猶如「觀察者」無所作為,物質生活或精神的價值觀卻不知不覺深受影響。隱喻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社會急速近代化的過程與人們內心的巨大變化。

 

  「從鄉下的高等學校畢業後的三四郎,考入東京的大學,接觸到了新鮮空氣,結交了同輩、學長及年輕女性,形形色色之人。我唯一要費心的是,如何將這些人置於這種空氣中,讓他們自由游泳,並自然而然生出波瀾。」──夏目漱石

 

  三四郎就像我們共有的縮影

  在稍縱即逝的青春,走過三個世界……

 

  第一個世界──對孤單的恐懼

  自幼成長的故鄉。那裡充滿平穩安詳,只要想回去,立刻就能回去。從青年邁向成人生活,脫離了父母的保護,往後人生的好壞苦樂都要先獨自面對,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好各種人生選擇的徬徨,總伴隨著些許恐懼。

 

  第二個世界──對自由的振奮

  探索世界的學問殿堂。滿腔抱負的青年,未曾領略現實的殘酷,相信世界與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亟欲奔向夢想的一切。不僅是個體上的自由,更是心靈毫無束縛的絕對自由。在這個世界的靈魂,有著不諳現世的不幸,也有遠離塵囂的幸福。想出去就能出去。可是好不容易領略了箇中趣味,要放手捨棄也覺得可惜

 

  第三個世界──對愛情的嚮往

  神祕的戀人。初次心動的慌張、曖昧的苦澀、想得卻不可得的痛苦。明明近在咫尺,卻難以接近。宛如天邊的閃電。但自己若不進入這個世界,彷彿這個世界就會出現缺憾。但自己似乎有資格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翁,遇見另一顆能分享所有快樂的心。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