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244期

· 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5.0
2 reviews
Ebook
121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封面故事~拯救冬天】


★ 在高聳入雲的崎嶇山峰的包圍下,一臺牽引機大小的壓雪車倒車壓上一堆13公尺高的積雪,展開了一匹白布。在雪丘頂上,有六名工人用手持式的重型縫紉機,把巨大的布料一塊塊縫在一起。這是6月的奧地利基茨斯泰因峰,是阿爾卑斯山區最高也最冷的滑雪區之一,而融化的雪水正源源不絕地灌入山坡上的溝壑。但在上方的冰河處,雪坡維護團隊已經在為下個雪季做準備。


即使在3000公尺高處,只依賴天然降雪也已經變得太冒險了。所以由技術經理岡塔.布倫施泰納帶領的團隊祭出了保障手段。他們已經花了一個月,鏟起這一季最後的積雪,堆成八個有好幾層樓高的雪堆,最大的那個比足球場還大。他們現在還要再花一個月的時間,用布料把這些雪堆蓋起來,在夏天時為它們隔熱。等到新雪季開始時,如果天氣太暖、無法降下新雪――或者暖到連人造雪都做不出來――卡車和壓雪車就會把舊雪鋪在山坡上。


「天氣愈來愈暖,什麼都變了。」布倫施泰納說。他31年前開始在這裡工作,現在看來,那段時間彷彿是阿爾卑斯山滑雪業的輝煌歲月。阿爾卑斯山的冬天正步向死亡。從19世紀以來,這些山脈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攝氏2度――大約是全球平均上升幅度的兩倍。滑雪季時比較晚才開始下雪,卻又比較早融化。分析了超過2000座氣象站資料的科學家指出,阿爾卑斯山積雪的時間整體來說少了大約一個月。


阿爾卑斯山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山區居住了約1400萬人,對生活在這裡的許多人來說,積雪減少帶來的影響相當可怕。此處經濟仰賴雪每年吸引1億2000萬名遊客前來。布倫施泰納擔任尼德恩西爾村的村長,那是一座位於山腳下、共有2800人的村莊。他說村裡幾乎沒有家庭不靠冬天維生。沒有雪,村裡的人口可能就會縮減到只剩1000人。「幼兒園裡不會有小孩。」布倫施泰納說:「雪是我們這裡生活的基石。」為了自救,阿爾卑斯山的人窮盡一切辦法。現在粗估有10萬臺造雪機在推動阿爾卑斯山的滑雪產業,足以在幾小時內就把像紐約市這麼大的地方鋪上一層白雪。在像基茨斯泰因峰這樣擁有雪庫以外的地方,孤注一擲的當地人,把阿爾卑斯山上約4000條冰河中幾條的冰給包了起來,試圖減緩全球暖化造成的迅速融化。……


★ 暖化個1或2度,聽起來可能不多,但這能決定從天而降的是雪――還是雨。所以阿爾卑斯山麻煩大了,伊夫.樂瓊說;他是科學家,負責位於法屬阿爾卑斯山西側海拔1325公尺處的科爾德波特山氣象觀測站。樂瓊上班途中會經過沙爾特勒斯地區勒薩佩,這座小村莊以一座教堂為中心、山坡上有滑雪道。他五歲就在這裡學會了滑雪。但村子的海拔不高,約1000公尺。「現在,這村子已經走到盡頭了。」樂瓊說得很直接:「他們或許還能有一、兩年好日子,但不會更多了。」


攝氏1或2度的暖化,可能意味著雪花無法形成。也因此阿爾卑斯山麻煩大了。整體來說,自1850年以來,阿爾卑斯山的冰河體積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而且減少的速度正在加快。……

Ratings and reviews

5.0
2 reviews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