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設計:為什麼有些設計讓你一眼就愛上

· 遠流出版
eBook
312
หน้า

เกี่ยวกับ eBook เล่มนี้

你有沒有發現:

同樣的葡萄酒倒在精緻的玻璃酒杯中,品嚐起來比較美味?

車子洗乾淨、打過蠟後,感覺特別好開?

新的研究顯示,有吸引力的東西的確會比較好用!

每當我們接觸到一個產品,決定我們能否接受的不單是它有什麼功能,

還包括它有多好看、有沒有忠實地反映我們的形象,或甚至喚起美好的回憶。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大把鈔票買昂貴的手工錶、名牌包,

而其實便宜的電子錶或提袋也能滿足相同的功能需求。


為了解釋情感因素在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本書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種不同層面:

包含本能的(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為的(產品的功能)

和反思的(個人的感受與想法),並提出因應不同層面的設計原則;

對目前越來越重視客製化與互動的設計與服務產業來說,

情感設計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雖然並非每個人都是產品設計師,

必須知道日常用品之所以被喜歡(或討厭)的原因,

但是追求美好生活是我們共同的想望。

เกี่ยวกับผู้แต่ง


作者

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


曾被美國《商業週刊》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兼具教授、企業高階主管與顧問的身分,工程學加上心理學的雙重背景,讓他在需要同時應用社會科學、行為科學的新興設計領域,貢獻卓著。

 

諾曼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也是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電腦學會(ACM)、美國心理學會(APA)、認知科學學會會士,並於2006年獲頒富蘭克林獎章(Benjamin Franklin Medal)。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認知科學與心理學榮譽教授,也在哈佛大學、西北大學和南韓的KAIST任教過,並曾擔任惠普公司、卡汀線上大學(UNEXT公司)高階主管,及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1998年創立Nielsen Norman Group,從事電腦與人機界面設計顧問工作,致力於協助發展理性與感性並重的產品及服務。諾曼博士著作等身,包括認知心理學經典教材Memory and Attention、Learning and Memory和《設計&未來生活》、《設計&日常生活》(遠流)、The Invisible Computer以及User Centered System等書。

個人網頁:http://www.jnd.org。

 

譯者

王鴻祥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哲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校區工業設計碩士。現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暨創新設計研究所所長,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專任教師,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大同公司電子設計處工業設計師。學術論文逾百篇,專著有《我要唸工業設計》等三種,譯作有《飛利浦設計》等四種。

 

翁鵲嵐

 

出生於嘉義,現居台北。六年的設計求學生涯培養了對設計領域強烈的熱情與認知,研究所時期陸續參訪德國、澳洲與美國相關設計機構,並共同出版《設計韻動‧工藝德國》。親身體驗豐富的設計風格與文化後,設計作品多元而有趣生動,現職兒童用品與玩具工業設計師。

 

鄭玉屏

 

出生於基隆,現居台北,大學時期開始設計啟蒙,之後在情感設計、批判性設計等設計研究領域發展,曾參加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計畫培訓,前往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產品設計所進修一年,作品曾在倫敦及米蘭等地展覽,現職工業設計師和色彩材質研究員。

 

張志傑

 

出生於台中,現居台北。因自小對新事物的好奇與熱情而踏上設計之路,喜歡用行動貼近周遭生活,熱衷於旅行、攝影。旅行讓視野更寬闊,也直接體驗不同的文化與生活習慣;攝影能捕捉動態的瞬息變化、靜態的幽靜之美,培養自己的觀察洞見。專長為感性設計、文化創意及材質應用,曾獲多項設計競賽獎項,現職工業設計師。

ให้คะแนน eBook นี้

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เห็นของคุณให้เรารับรู้

ข้อมูลในการอ่าน

สมาร์ทโฟนและแท็บเล็ต
ติดตั้งแอป Google Play Books สำหรับ Android และ iPad/iPhone แอปจะซิงค์โดยอัตโนมัติกับบัญชีของคุณ และช่วยให้คุณอ่านแบบออนไลน์หรือออฟไลน์ได้ทุกที่
แล็ปท็อปและคอมพิวเตอร์
คุณฟังหนังสือเสียงที่ซื้อจาก Google Play โดยใช้เว็บเบราว์เซอร์ในคอมพิวเตอร์ได้
eReader และอุปกรณ์อื่นๆ
หากต้องการอ่านบนอุปกรณ์ e-ink เช่น Kobo eReader คุณจะต้องดาวน์โหลดและโอนไฟล์ไปยังอุปกรณ์ของคุณ โปรดทำตามวิธีการอย่างละเอียดในศูนย์ช่วยเหลือเพื่อโอนไฟล์ไปยัง eReader ที่รองรั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