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系列1~6:人權與民主、政治、哲學、流亡與融合、經濟、世界宗教(試讀本)

· 麥田
4.8
12 reviews
Ebook
7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人權與民主篇

「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楊翠(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專文導讀★

你曾試著和別人討論、或者為你的孩子解釋「什麼是民主,什麼是人權嗎?」

這個題目雖然宏大,卻是身為一個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為什麼每個權利都來自於其他權利?

.仇外是如何產生,歧視又是如何開始的?

.以正義為名:難道民主不會傷害人權嗎?

.我們該怎麼擁有市民勇氣,又該如何運用?


資深記者、現為德國暢銷作家克莉絲汀.舒茲-萊斯擅長用生活化的例子,向年輕讀者介紹上述的抽象概念:像是以被霸凌的情境,來解釋人類的尊嚴始於免於恐懼的自由;以被當成商品販賣的非洲兒童,說明今日人權仍被踐踏的境況;以仇視外國人的事件,點出歧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複製;以氣候變遷和低工資,說明我們的行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讀完之後,我們將了解何謂民主及人權,並且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世界,或許,也會做出更有自覺的行為。

學習有原則的使用你的權利,同時捍衛他人的權利,民主教育就從向下扎根開始!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2——政治篇

「政治人物可以說謊嗎?良心要多少才不算太多?」:參與討論的基本知識


★榮獲「古斯塔夫.海涅曼少兒圖書和平獎」提名★

★蘇慧婕(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專文導讀★

在這裡公民最大,但要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關心政治?


政治人物說謊參選,選後違背承諾;為了把政治對手逼進死角,不擇手段損害對方的名譽和人們對他的信任;一些議員無視荒謬的協議條例,在黨團門口就把良知交了出去;某些不肖公司付錢給當地政客,以換取政府標案……最可怕的是,我們似乎已對此習以為常。

我們可能或多或少聽過他人講述對於政治的感受:一貫的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口水戰、肢體角力或政治分贓。然而,三一八學運也許已經讓許多人了解到,所謂政治是一種公民參與,不再只是「管理眾人之事的人的事」了。


遺憾的是,台灣目前的課綱多半仍為刻版式教學,而非著重思辨,時間安排上也相對壓縮,以致真正接觸到政治課程往往是在大學;這中間顯然出現了斷層。反觀德國高中的必修課程中,除了語文數理外,公民課程也佔了相當程度的比例,像是「政治經濟」、「公民教育」、「社會研究」。透過這本在德國長銷不墜的思辨讀本,我們看到德國學生認識政治事務的途徑,作者是如何以易懂的例子引領讀者思考,並激發興趣。


誠然書中內容是以德國為例,對於想拓展國際視野的讀者或是德文系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好的入門書;對於高中讀者,初閱讀時或許先可藉由比較台灣和德國的差異處慢慢進入,也可以挑選有興趣的標題開始,做為共讀的討論題目,來了解政治這個跟我們大家生活有關的大小事務。


期望未來政治教育的種子也能在台灣扎根。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3——哲學篇

「你只是單純活著,還是有在動腦?」:質疑所謂理所當然的事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專文導讀★

即使提出來的問題讓我們看起來像傻子,

我們也是傻得有道理。


——為什麼香蕉是彎的?

——因為這樣它才能塞進香蕉皮裡!

那些所謂「愚蠢的問題」會被這樣的說詞給擱在一旁。事實上,這個問題一點也不愚蠢,因為香蕉的彎曲其實是可以被解釋的。而能被解釋的事情,自然也就有其意義。

你好奇、你懷疑,藉由每個思考你將得到一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會讓你重新去對那些已知的知識提出問題。最棒的是,在所有事物的背後,的確都還隱藏著某些事物。那些試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便是正在進行哲學思考。


.我到底是實際存在著,或者只是在做夢?

.發號施令的是誰,是「本我」還是「自我」?

.事物就是事物看起來那樣嗎?

.如果再也沒有任何問題,那會如何?

藉由每個新的問題,你將會愈潛愈深。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4——流亡與融合篇

「什麼是難民、族群融合、庇護政策或仇外心理?」:看見他人困境的理解能力


★黃哲翰(udn轉角國際特約作者)專文導讀★

被驅逐與逃難,那是什麼感覺?我們想要什麼樣的共同社會生活?

這是公民思辨最棘手的議題,同時也是無可取代的試金石。


截至2017年,全世界因為戰爭和暴力共有6,56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創新歷史高,其中難民人數相當台灣的總人口,且半數以上是未成年孩童……


.為什麼孩童會隻身一人上路?

.哪裡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逃亡之路?

.難民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嗎?

.氣候難民、戰爭難民與經濟難民:我們能否做這種區分?

.造假的人如何挑起仇外心態?

.曾經是外人,永遠是外人:什麼是移民,他們是否會永遠留下?


難民危機、人蛇集團、庇護政策……作者克莉絲汀.舒茲—萊斯以化繁為簡的方式,幫助讀者理解當今複雜的難民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族群融合課題,讓人在清楚來龍去脈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對於這些主題的看法。如今全球有超過六千萬人流離失所,被迫遠走他鄉。而這一切又與我們有何關係?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認識相關事實、理解整體脈絡是十分重要的事。如此,我們才能在難民與族群融合的爭議上抒發己見、暢所欲言。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5——經濟篇

「是誰決定我們的薪水?為什麼不可能人人均富?」:生活就是一門經濟學


★榮獲「德國年度最佳財經類書籍」大獎★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作者、經濟學家漢諾.貝克博士審閱★

★劉政暉(台東均一實驗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專文導讀★

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門實況經濟學!

從基礎的經濟學概念到臉書的崛起,循序漸進讓你了解經濟學


.我們繳的稅去了哪裡?

.打了五折的衣服還有錢賺嗎?

.為什麼麥當勞總是要我們點套餐?

.為什麼有些人能致富?有些人會破產?


這是一本引領讀者進入企業及員工世界,了解金錢與國家、全球化與貧窮地區關係的最佳讀物。在今日,經濟問題儼然成為社會最大的問題,促進一般閱聽大眾的經濟教育可說是燃眉之急。本書生動活潑,不帶半點說教意味的行文風格,不僅提供年輕讀者經濟學入門知識,對於一般閱聽大眾,也是非常好的常識讀物。——德國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獎主辦單位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6——

「宗教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


★榮獲德國閱讀推廣協會「青少年通俗專業書籍獎」★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在這個無國界的世界裡,倘若我們對其他宗教有所認識,

不僅能促進和諧,對自己也會有更多的了解。


.為何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要爭奪同一個聖地?

.為什麼有些猶太教徒會在頭上戴頂小帽?

.穆斯林必須做《古蘭經》中所說的事嗎?

.佛教徒與印度教徒有何差異?

.什麼是「瑜珈」與「業」?


理解宗教是什麼以及不同宗教的面貌,成為培養新一代公民、向下扎根之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書可說是一本很成功的認識宗教的入門書籍。它涵蓋了世界幾個主要宗教,甚至有一章是與我們的文化切身相關、源於中國的華人宗教。同時,每一部分採用對宗教了解有限的人常會提出的問題做為開頭,藉此引介各宗教傳統裡的各種有趣典故及歷史事件,結合宗教徒日常生活的經驗與需求,讓讀者在脈絡中理解並能感受到,宗教是種實際被各種文化及地區內的人們活出來的產物,而非只是龐大、古板、專制的一套枯燥知識及古怪作法。作者也同時呈現,宗教律令及儀式之所以如此,大多跟宗教徒身處的社會脈絡、人文風俗、物理環境息息相關,亦回應一個實踐信仰的人本身的生物需求、美感經驗、倫理堅持、文化慣習。如此,讀者即使不信仰或認可某教,但基於同屬於人的前提,仍可同理信仰者的考量及作為。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出版社 麥田 (城邦)?

Ratings and reviews

4.8
12 reviews
Kyoiji Muraue
November 4, 2022
好懂好讀
Did you find this helpful?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